外資狂買這些股!
來源:中國基金報作者:曹雯璟2024-10-31 17:55

【導讀】QFII最新持倉動向曝光,買入這些股票!

中國基金報記者 曹雯璟

隨著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收官,QFII對A股的持倉情況也躍然紙上。從這些上市公司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來看,超1200家公司出現(xiàn)了QFII的身影。其中,寧波銀行、南京銀行、生益科技、上海銀行、西安銀行、紫金礦業(yè)、恒立液壓、珀萊雅、華測檢測、柏楚電子成為QFII持有市值最多的10只個股。

從行業(yè)來看,銀行、電子、醫(yī)藥生物、有色金屬、計算機、機械設備、汽車等成為QFII重倉居前的行業(yè)。其中,QFII合計持有銀行板塊市值達570.07億元,位于重倉行業(yè)首位。

QFII最新持倉動向曝光

Wind數(shù)據(jù)顯示,在超5300家已經披露2024年三季報的上市公司中,有超1200家公司前十大股東或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出現(xiàn)QFII身影,其中近170家公司股份獲QFII增持。

從QFII三季度重倉情況來看,寧波銀行、南京銀行、生益科技、上海銀行、西安銀行、紫金礦業(yè)、恒立液壓、珀萊雅、華測檢測、柏楚電子成為QFII持有市值最多的10只個股。其中,截至三季度末,新加坡華僑銀行有限公司持有寧波銀行13.22億股,持有市值達320.21億元,占流通股比例為19.09%。緊隨其后的是南京銀行,法國巴黎銀行持有南京銀行18.33億股,持有市值達186.39億元,占流通股比例為18.18%。生益科技、上海銀行、西安銀行、紫金礦業(yè),分別被香港偉華電子有限公司、上海商業(yè)銀行有限公司、加拿大豐業(yè)銀行、阿布扎比投資局持有,持有市值在25億元-65億元區(qū)間不等。

從行業(yè)來看,銀行、電子、醫(yī)藥生物、有色金屬、計算機、機械設備、汽車等領域成為QFII重倉居前的行業(yè)。其中,QFII合計持有銀行板塊市值達570.07億元,位于重倉行業(yè)首位,新加坡華僑銀行有限公司、法國巴黎銀行、上海商業(yè)銀行有限公司成為前三大重倉機構。此外,電子和醫(yī)藥生物分別被QFII合計持有98.21億元、44.45億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QFII重倉銀行板塊的總市值超過其持有后面30個行業(yè)的市值總和。

對于部分上市公司,QFII三季度加倉頗為明顯。比如截至今年三季度末,香港偉華電子有限公司持有3.14億股生益科技,較今年二季度末增加超1900萬股。緊隨其后的是首創(chuàng)環(huán)保,截至今年三季度末,澳門金融管理局-自有資金持有3100.71萬股首創(chuàng)環(huán)保股票,較今年二季度末增加1591.59萬股。

國中水務三季報顯示,截至今年三季度末,高盛公司有限責任公司持有1633.65萬股國中水務,較今年二季度末的持股數(shù)增加969.11萬股。今年二季度末,高盛公司有限責任公司持有國中水務664.54萬股。此外,相較于今年二季度,摩根士丹利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在三季度新進入公司前十大股東名單,三季度末持股數(shù)為975.01萬股。

此外,三季度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對華明裝備、阿布達比投資局對華峰化學等公司增倉舉動也十分明顯。

從QFII新進或增持的公司所屬行業(yè)分布來看,機械設備、電子、計算機等行業(yè)公司較多,均超過50家,此外,基礎化工、醫(yī)藥生物、電力設備、汽車等行業(yè)公司也相對較多。

中國資產對全球投資者吸引力有望增強

隨著增量政策“組合拳”密集出臺,多家外資機構近期調高對中國經濟的增長預期。其中,摩根大通和瑞銀雙雙調高中國今年經濟增速預測值至4.8%,高盛則將2024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從4.7%上調至4.9%,將2025年經濟增速預期從4.3%上調至4.7%。多家外資機構公開表示,以一系列增量政策出臺為標志,近期中國經濟政策持續(xù)加力,有力提振了社會預期和信心。從中長期看,中國市場、中國資產對全球投資者吸引力有望增強。

摩根資產管理中國副總經理兼投資總監(jiān)杜猛認為,當前,A股估值仍處于較低區(qū)間,隨著增量政策的落實、增量資金的引入,指向高質量發(fā)展的新興行業(yè)及綠色科技等領域或迎來新的投資機會。未來,政策對資本市場的支持和資本市場穩(wěn)定發(fā)展有望增強投資者信心,推動市場企穩(wěn)回升。拉長時間看,高質量的公司有望呈現(xiàn)更可持續(xù)的上行,市場或將迎來獲取超額收益的機會。

渣打中國財富管理部首席投資策略師王昕杰表示,從中期看,在大盤快速上漲的情況下,波動率也會隨之擴大。在交易情緒慢慢恢復常態(tài)之后,市場將大浪淘沙,優(yōu)劣股票形成分化。從外部環(huán)境看,美國降息大概率將是防御性的,一定程度保障了中國的外需。另外,美聯(lián)儲降息通道打開,更多的資金將流出美國,令中國資產獲得流動性方面的支撐。

長城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汪毅也認為,隨著投資者對政策效果的認識加深,以及經濟基本面逐步改善,市場信心有望逐步恢復。全球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可能對市場情緒產生影響,但中國政府已經在采取措施應對這些挑戰(zhàn),并通過改革來增強經濟的內生增長動力。

責任編輯: 高蕊琦
聲明: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、準確,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,據(jù)此操作風險自擔
下載“證券時報”官方APP,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,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(tài),洞察政策信息,把握財富機會。
網(wǎng)友評論
登錄后可以發(fā)言
發(fā)送
網(wǎng)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
暫無評論
為你推薦
時報熱榜
換一換
    熱點視頻
    換一換